Friday, May 26, 2006

老美:在中国两星期 见过最令人惊异的事情就是驾驶

文章来源: 环球时报 于 2006-05-26


在中国的两个星期里,我见过的最令人惊异的事情就是驾驶。驾驶在这里是件大胆、危险的事,效率也很高。但如果没有实践经验,你根本就不敢上路。

上海是个好例子,这里很多人的交通工具正从自行车变成汽车。马路上挤满汽车、自行车和行人。一辆驶近人群的汽车很可能继续往前开;一个突然从出租车面前穿过的自行车,有可能最后一秒才停下来;马路中央分隔线通常是用来区分对向行驶的车道,但如果有必要,人们也会穿越;我在其他地方更是没见过司机之间会因互相鸣喇叭而动怒。在这里,交通就是侵犯挑衅和明知故犯的疯狂混合体。

虽然一些场景着实有趣或令人吃惊,但中国道路交通却有着不光彩的一面――伤亡多。调查显示,中国车祸数量占世界总量的20%。考虑到中国有13亿人口,或许这并不让人太惊讶,但中国人还创造了另一个纪录:每辆车发生车祸的比率是美国的16倍。

最新调查显示,司机的态度可能是这个问题的核心。中国司机和美国司机分别回答了关于驾驶的一些问题。他们都认为,遵守交通规则、避免伤亡等是重要的。但他们的回答也有很大的不同。中国司机很重视驾驶技术,如快速反应、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经验等。美国司机则更注重了解个人的局限性,如将汽车镜和座椅调整到合适的角度,何时该打信号灯等。

研究人员对北京的司机进行了录像,发现只有不到2/3的驾驶员使用安全带;只有约40%的驾驶员在变道时打转向灯。北京司机对汽车车灯的认识也(与美国司机)不一样。他们直到天黑后才打开汽车大灯。日落30分钟后,只有约2/3的司机打开了车灯。他们好像也不知道,应该在雨天或雪天打开车灯。很多司机都认为车灯只是为了让自己看得更清晰,而不是为了使别人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他。

有趣的是,在中国这么一个团体比个体更重要的文化中,驾驶却是个人表达自我的一个机会,不过所有的参与者都要面临风险。(摘自5月13日加拿大《多伦多星报》,原题:在中国开车,事故发生率高;作者杰伊·英格拉姆,伊文译)

外国记者通常会担心被绑架者杀害或在政变中遭射击,其实我们在道路事故中受伤的几率更大。由于存在那些无驾驶资格的人能想办法拿到驾照、车辆过期、道路设施不齐全、司机开车睡觉等情况,在中国开车更是件危险的事。

以前,我很喜欢在中国开车,那时私家车很少,道路宽敞。而现在,在中国开车通常是接近死亡的体验。据统计,在过去5年中,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万。

中国交通手册中确实有“礼貌行驶,遵守道德规范”的内容。但规则和现实之间往往有差距。有几个年轻人在北京二环路上以150公里时速飙车,13分钟就跑完一圈。如果我遇到这种不安全的司机该怎么办呢?手册建议:当发现有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时,应及时告知对方所犯错误,我肯定会这么做――如果我能追得上他们。▲(摘自5月12日美国《新闻周刊》,原题:中国式的马路狂暴,作者梅林达·刘,伊文译)

Wednesday, May 24, 2006

“顶”排第一:中国首次公布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排名 (ZT)

【星星生活-星网讯】 北京晨报/首个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》昨天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公布。在这份报告中,首次公布了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排行榜,“顶”位居第一位,而一些曾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的“大虾”、“菜鸟”等却排名靠后。(newstarnet.com)


  5个字中有一个“顶”(newstarnet.com)

  根据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对7所高校2005年的网站BBS用字统计显示,“顶”(支持)位居第一位,出现频率为23.02%,也就是说网民每说5个字,就有一个是“顶”。(newstarnet.com)

  纵观排行榜前20位,与发帖有关的包括“ding(顶)”、“LZ”(楼主)、“灌水”、“ID”等,还有同意的其他词“楼猪”(楼主)、“ddd”(顶顶顶)、“马甲(ID)”,占了前20位的一半。(newstarnet.com)

  符号使用率多于汉字(newstarnet.com)

  根据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的调查,网络上汉字使用数为9793个,比平面媒体汉字使用多了1568个。同时,BBS上标点、符号使用率达到了55.07%,高于汉字的使用率。(newstarnet.com)

 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何婷婷:网络交流缺失日常交往中的表情、服装、动作等非语言表达方式。“QQ、MSN提供的表情符号,是满足人们交往需求的。”网络汉字和符号使用率的提高,说明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依赖网络。但由于网络的随意和不稳定性,符号又不足以成为一种实际语言。(newstarnet.com)

  “大虾”“菜鸟”已过时(newstarnet.com)

  以前说网络语言,代表着时髦和新奇,一些新的网络语言也与日俱增。但一些曾被各种媒体及研究文献反复引用的、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词汇,如“大虾(大侠)、菜鸟(新手)、94(就是)、酱紫(这样子)”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.2%。以前说美眉,现在就说MM了。(newstarnet.com)

  通过分析网络语言专家发现,同一意义常有多种书写形式,比如说哥哥,可以用大写的GG,也可以用小写的gg,感谢可以用39、3X、3Q等形式。再见可以用88、886、3166等,伤心悲切可以用55、555、呜呜、呜呜呜等。同时,网民们还可以利用表情符号等来表达同样的意思。代小琳(newstarnet.com)

  网络用语排行榜前20强(newstarnet.com)

  1.顶(支持) (newstarnet.com)

  2. 555(呜呜呜) (newstarnet.com)

  3. ding(顶) (newstarnet.com)

  4. mm/MM(妹妹) (newstarnet.com)

  5. LZ(楼主) (newstarnet.com)

  6. DD/dd(弟弟) (newstarnet.com)

  7. 88(拜拜) (newstarnet.com)

  8.偶(我) (newstarnet.com)

  9.马甲(ID) (newstarnet.com)

  10. ID (newstarnet.com)

  11.斑主(版主) (newstarnet.com)

  12.恩(嗯) (newstarnet.com)

  13.汗或寒(敬畏) (newstarnet.com)

  14.晕(非常惊异) (newstarnet.com)

  15. ps/PS(photoshop的简称) (newstarnet.com)

  16.灌水(发帖子) (newstarnet.com)

  17. ddd(顶顶顶) (newstarnet.com)

  18. bs/BS(鄙视) (newstarnet.com)

  19.楼猪(楼主) (newstarnet.com)

  20.滴(的、地)

感慨美国不一样 (ZT)

【星星生活-星网讯】 这段谈话是从《七言八语》中摘录出来的:

我们中国人无论男女,只要他或她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正派的正人君子,大多都很检点自己的行为。中国人把裸抱看成亲密关系的一个界限,过了这个界限,标志着你我融为一体,我对你没有任何保留,绝不轻易倒退。美国人大多不在乎这些。而他们十分在意性的技巧、主动性和配合性。许多美国人在青少年时期就曾有数个性伴侣,他们有黄色电影,也有专门辅导性生活的教科书,所以他们和中国女人结婚一上床就觉得乏味,因为中国女孩对“性”讳莫如深,尤其正统的好女孩更是“性盲”。中国女人由于性技巧不过硬,在婚姻中失败、被洋丈夫“淘汰”占离婚原因的多数。中国曾经把“性技巧”视为禁区,在中国长大的女孩怎么能懂什么技巧,就像跳舞,做操,练功没有人教,自己懵,自己悟,一旦需要配合动作肯定不和谐。但是我们中国女人太看重专一、真诚,如果性生活的伴侣不专一,不真诚,把过性生活和体育运动、娱乐画等号,没有深情地融入,中国女人是享受不到性的乐趣的。中国男人确实不讲性生活技巧,不像洋丈夫侍弄自己那么舒服,但他是用心去做,和中国丈夫做爱心里舒服,这不重要吗?

我瞧不起那种送礼文化

我尊重、景仰美国的科技、美国人的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,我也喜欢他们的直率,但我受不了的地方也很多。我最不能苟同的就是他们的送礼文化。

我初次见我的洋婆婆,她送给我一条擦手的毛巾和一本菜谱,我们中国人婆媳第一次见面绝对不会这样送礼。一到圣诞节,他们就大盒子套着小盒子,里边装着一个小水杯,或一根蜡烛。我们中国人不管多穷,自己不舍得花钱、过年过节自己不舍得吃的东西都会送给亲戚朋友,实实在在的礼物,实实在在帮助朋友排忧解难。

我一看洋人的礼物就闹心,也许他们太富了,夫妻俩一个屋檐下,整天你付多少,我付多少算得清清楚楚。过圣诞节,你送我礼物,我送你礼物,大盒子一打开,一双袜子,一个小玩艺,而后惊呼“太美了,太可爱了”!我的中国丈夫开支后把工资交给我,这比什么都实惠!比之洋丈夫的一个大盒子用花纸包着又系着彩带贴着花,打开一看却是一块香皂,让我感动多了!

那种高雅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

西方人看中国人就像过去的城市人看农村人。提起这个话题,就七嘴八舌分不清谁说的。

我们做什么,他们都认为不对。就拿使用餐具来说吧,我用筷子打鸡蛋、挑面条、和面,我的洋丈夫就非常生气,认为我生活得太粗糙。他要求我和面用和面机,打蛋用打蛋器,挑面条用挑面条专用的叉子。至于刀更是各有各的用途,20多种,切的不能剁,片的不能切,而我常是用一把中国菜刀,什么都能干,他更是气白了脸。水果削了皮咬着吃,他也受不了,必须切成小方块,用叉子吃,而且必须早晨吃,如果晚饭吃,水果含糖会不消化,以脂肪的形式存入体内。我又嫁给中国男人后,我们香瓜用手敲开吃,因为我们从小就这么吃,开心!这也是我们的文化,为什么非要牵就他们那一套呢。他们衣服天天换,天天洗,不是因为脏,要的是洗衣粉的清香;而我喜欢一周换一次衣服,这对于洋丈夫是不能忍受的。生活细微处,处处是分歧。一碰到不同意见,他就一耸肩,这样一来,我就丢盔御甲。他的意思是随便你,虽然他不强加于我,也不吵不骂,但这比吵和骂都难受,那种高雅是一种居高临下。隐藏着咱们各持己见吧!如果他想去哪儿,我不想去,他转身就走,甩给我一句“随便你”,中国丈夫总是央求你和他一块儿去哪,如果你不去,他也不会自己去,中国丈夫有时会强加一些观点给我,那是彼此互相属于,同心同德,齐心合力的情结。我离婚后又嫁给中国男人,活得不那么累,用不着违心地迁就那么多规矩。

说中文享受语言韵律美

这次和中国男人结婚是我的第三次婚姻。我是学习文学的,主修英文后又学德文,在德国与一位德国汉学家结婚,过了三年离了婚,又嫁给了中国男人。

这个国际“内伤”俱乐部是匿名俱乐部,就是凡是来这里的人都不报姓名,互相也不问,我当然也不可以问。然而知不知道她的姓名,实在不重要,她讲话、感怀自己的婚姻,对你我同样有启发。

人是高级智慧动物,有别于低等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对沟通和交流的渴望。中国语言是世上最丰富最能表达各种细腻感情的语言,虽然我嫁的这位洋丈夫是汉学家,可我和他之间仍然无法尽情地使用汉语的对偶、排比、比拟、虚拟、明喻和暗喻,至于对仗、押韵就更无法通融。大家讲话都用非常简单的话重复,美国有一本流行的语言学教材《英语900句》,其实隔着一种文化的的异族婚姻,互相使用的语言一般不会超过900句。对于有些没有精神需求的人无所谓,对于我来说,无法畅所欲言就成为一种憋闷,因为爱情一定要有表达,有表达才有交流,有交流才能沟通,有沟通才能认同,有了认同才能互相肯定,互相赞美以至倾心。

有一次我得了一场大病,心里非常脆弱,整天想哭,洋丈夫对我的抚慰是天天重复Iloveyou。而我的一个老同学的丈夫来看我,其实我和他并不很熟,当然更没有什么更深厚的感情,是我的老同学托他丈夫来看我。可是我和他聊得难舍难分,心里那个畅快真是无法言表。那天他临走时我哭了,没有异族婚姻,没有一个人在外国孤孤零零生活的人是无法理解我的话的。当然我和洋丈夫离婚不单是因为语言的交流不畅,但是可以肯定地说,这是一个重要原因,因为大家都无法享受、体会对方母语的美。有一位语言学家说,使用自己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,无论如何不会超过70%的沟通能力。

我离开洋丈夫,又嫁给了一个中国男人。我无论是生气还是开玩笑,有来言就有去语,无论是唇枪舌剑,还是指桑骂槐,都来个痛快。去年我们去北京北海公园,看见那么多名胜古迹上的楹联,我们一边读,一边体会,有一幅“有怀虚是静,无俗窈而深”,我们俩不约而同把它抄下来,我们能共同体会托物喻理的哲理。中国语言的音韵美也是其他语言中享受不到的美感,尤其我们小别时,他在电话里的问候,我会享受他的中国语言平仄韵律美,这是没有异族婚姻经历这种切身体会的人无法理解的……

坐在旁边的其他中国女人又插话。

我们中国女人的英语再好也不行,不光是语言本身,还有文化背景的障碍。我在中国是大学英语教师,在这里电话开户弄不明白,因为外国和中国处处不一样。去医院看病,自己也弄不明白,因为系统太不一样,“急诊”和“急诊照顾”,谁能明白?有病想看根本不能立刻见医生,如果有生命危险可以去急诊;没有危险一定要看医生,去急诊照顾;医生是三个月才能看一次,诸如此类,说不明白、办不明白的事太多了。

嫁了中国男人又回到中国,还有我办不明白的事吗?再说我凭啥要半聋半哑地这么委屈自己,后半生这么委屈自己。我觉得我离开洋丈夫又嫁了中国男人,那是我一生最大的胜利,最明智的选择!(魏嘉琪)

Friday, May 19, 2006

英语单词趣闻 (ZT)

  (1)英语单词的准确数量,没有正式的统计,语言学家一般认为,英语单词(不包括专用词汇、人名、地名等),大约有17万个,其中约7万个是已经或者即将废弃的,因此英语单词的大致数量是10万个。

  (2)英语单词中,不会连续出现三个相同的字母,但如果我们给单词添加后缀,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,比如governess(女总督)变成governess ship(女总督职务)。

  (3)英语单词中,按照字母顺序,同时出现五个元音字母(aeiou)的单词是:abstemious(有节制的)。

  (4)英语单词中,不按照字母顺序,连续出现五个元音字母(aeiou)的单词是:Rousseauian([法国思想家]卢梭的)。

  (5)有些专业方面的英语单词,比如化工方面的英语单词,长达几十个、甚至几百个字母,但只有专家们才能看懂它们。在英语中,一般人即能看懂的最长单词是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(赞同国家对教会的支持),由28个字母组成。

  (6)英语单词中,字母不重复的最长单词是uncopyrightable(不能获得版权保护的),由15个不重复的字母组成。

  (7)许多人都知道下面第一句话,它包含了英语的26个字母,其实还有更短的一句话,请看下面第二句话:

  ①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.(一只敏捷、灰色的狐狸跳过一只懒惰的狗)

  ②Brick quiz whangs jumpy veldt fox.(关于砖头的测验把一只跳跃的草原狐狸给难住了)

  (8)英语中最著名的一个回文,是拿破仑被流放到Elba岛时说的一句话: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(在我看到Elba岛之前,我曾所向无敌),这句话不论是从左向右看,还是从右向左看,内容都一样。(小月收集整理)

大中报电子版 第1112期 May 5,2006